|
劉明龍:《爨寶子碑》考證,爨寶子的去世令人痛徹心扉!时间:2017-07-03 作者:劉明龍,云南曲靖一中畢業。 《爨寶子碑》作為書法國寶現存于云南省曲靖一中,爨寶子碑之神秘猶如斷臂之維納斯,引起無限遐想,因此筆者對《爨寶子碑》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作了個人思考。經過筆者考證,得出以下結論和推測:
1.爨寶子碑碑文作者應該是楊磐,書者很有可能是孟慎。 2.石碑曾經用來壓制豆腐,并無此事。 3.爨氏陵墓沒有集中在一個地方,而是分散在各地,而且早已被毀。 4.爨寶子的喪事是由爨寶子的下屬官吏出面辦理,爨氏家族居于后面。 5.爨寶子英年早逝,早夭者喪禮從簡,所以爨寶子碑的規格不宜過于華麗,簡陋為上,因此爨寶子碑比起爨龍顏碑要小得多,簡樸得多。 6.爨氏家族和爨寶子的下屬雖然思戀爨寶子,但因其早夭,有所嫌棄。
我們在考證以上問題的時候需要帶著三條原則,猶如三盞明燈: 1.按照禮法,早夭者喪禮從簡。 2.地位越是尊貴,墓碑規格越高。 3.年紀越長,越是尊貴。
第一:石碑并沒用來壓制豆腐
關于《爨寶子碑》的發現,流行的說法是曲靖越州楊旗田村一位老農犁地的時候發現了石碑,于是抬回家壓制豆腐。當時曲靖知府鄧爾恒買豆腐時候,發現豆腐上有字跡,大為驚訝,于是順藤摸瓜找了爨寶子碑。按照這種說法,老農挖到爨寶子碑和鄧爾恒發現碑刻的時間差不應該太長,但是據鄧爾恒記載“乾隆戊戌已出土”,也就是在1778年已經出土,而鄧爾恒1852年發現爨碑,中間相隔了74年,中間很難說壓豆腐壓了74年。再看鄧爾恒為爨碑寫的跋:
“碑在郡南七十里楊旗田,乾隆戊戌已出土。新通志載而不祥。近重修南寧縣志,搜集金石遺文始獲焉,遂移置城中武侯祠!
鄧爾恒是在重修南寧縣志的時候,看到縣志里的金石部分文章,按圖索驥才找到了爨碑。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爨碑被老農發現,并用來壓制豆腐屬于民間傳謠,并不可信。鄧爾恒是從南寧縣志中獲得線索,才找到了爨碑。而縣志之前已經有所記錄,也就是說爨碑在此之前就已經發現,而且是縣里的重要文物,所以被收錄在縣志里,只是因為名聲不揚,沒被更多人知道而已。這樣1778年出土也就得到合理解釋了。
第二:爨氏陵墓分散各地,而且早已被毀
爨氏從蜀漢成為南中大姓,到南詔滅爨,中間經歷了400余年,可謂名門望族,聲名顯赫,應該有其陵墓。從爨寶子碑記載寶子是“建寧同樂人也”,而爨龍顏碑也記載爨龍顏是建寧同樂人,就是今天的陸良,因此基本可以確定,爨氏家族就在今天的陸良境內。但有趣的是,爨龍顏碑是在陸良發現的,而爨寶子碑是在曲靖越州發現的,因此我們可以猜測,爨氏家族的陵墓是分散的,并沒有居于一地。當然會不會因為爨寶子是早夭而亡,不能進入祖墳,這需要進一步討論。今日在云南曲靖一地也存有這樣的風俗,早夭者不得進入祖墳。
目前曲靖市內并沒有發現爨氏家族陵墓,而且年代已經1300多年,兩塊爨碑都流落民間,因此可以推測,爨氏家族陵墓早已被毀。
第三:爨寶子碑碑文作者應該是楊磐,書者很有可能是孟慎
關于爨寶子碑碑文作者、書者目前難以考察,尚無定論。但從爨寶子的地位(太守),以及爨氏家族的權勢來看,碑文的作者書家絕不是當時的普通工匠,而且文章寫得優美高雅,辭藻華麗,絕非普通人士所能寫,應該是當時建寧州府中的有高度文化修養的文人所寫。筆者做一下推測論證。
1.從爨龍顏碑碑文最末尾句子“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萇子。文,建寧爨道慶作”,可以看出爨龍顏的墓碑是當時州府的主簿杜萇子監督建造,而文章是爨道慶所作。爨道慶應該是爨氏家族成員,而且按照慣例,碑文一般是由德高望重之人來寫,爨道慶應該是爨氏家族有聲望的人。而爨寶子碑與爨龍顏碑相距53年,這中間的立碑傳統應該不會有特別大改變。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爨寶子的碑應該是由官府和爨氏家族所建,作者不是來自官府就是來自爨氏家族。
2.但我們排除是爨氏家族成員所寫。爨寶子碑的碑文一直在歌頌爨寶子的才華美德,口吻是一個比爨寶子地位要低的人,絕不可能是爨氏家族成員,要知道爨寶子23歲去世,爨氏家族中大部分人都比爨寶子年紀要大,古代講求禮法,兄長為大,兄長基本不可能以近乎“拍馬屁”的口吻來贊美爨寶子,而比爨寶子小的人,幾乎不可能寫出如此辭藻華麗的文章。因此我們排除文章作者不可能是爨氏家族成員。因此只能是建寧州府的官員所寫,而且這些官員都是爨寶子下屬?谖琴澝酪簿秃虾跚槔。
3.爨寶子碑最下面有一排官員的名字,我們可以推測作者書者很大概率來自這些官員中。經查,第一個官員就是主簿楊磐,主簿在魏晉時期掌管文書,擅長寫文,爨寶子是地方諸侯,所以碑文肯定要由重要人物來寫,因此作為爨寶子的下屬,主簿當然是首選。所以可以確定楊磐操刀此文的概率最大,即使不是楊磐親筆所寫,那也一定經過楊磐親自審定。而第二位官員錄事孟慎,錄事就是記錄文書的官員,因此需要有較高的書寫水平,因此很有可能是孟慎書寫的碑文。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還有兩個書佐也參與這次喪禮,因此也有可能是這兩位書佐所寫。還要注意一點最后的官員威儀,威儀是道教里面履行儀式的官員,爨寶子是否是道教徒值得思考,魏晉時期確實流行道教。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作者很大程度上是楊磐,而書者有可能是孟慎。 爨寶子碑最后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勾畫出的四個人
第四:州府、爨氏家族對爨寶子去世的隱微看法
按照錢穆先生說,在秦朝以前,政府公私不分,政府就是一家一姓的,公私混合在一起。到了兩漢魏晉,政府分為內朝外朝,于是公私開始有所劃分。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公私劃分也不十分明顯,魏晉時期流行門閥政治,公家的政府基本變為世家大族的私有物。爨氏家族遷入南中,成為當地顯赫家族,爨氏可以世襲建寧郡太守一職,所以爨寶子以小小年紀就等上太守職位?梢钥吹皆诮▽庍@個地方,爨氏和州府之間有很大的重疊性,也就是爨氏人可能會認為建寧就是爨氏的私產。因此爨寶子去世后,誰來辦理這個喪事,并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州府肯定是要操辦此事的,而爨氏家族出多大的面,則隱含著很多微妙感情在里面。
我們可以看到爨寶子碑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文400字。而爨龍顏碑通高3.38米,上寬1.35米,下寬1.46米,厚0.25米,共 927字。可以看出爨寶子碑只是爨龍顏碑大小的一半。而且爨寶子碑沒有碑首,而爨龍顏碑是螭首,碑首有兩條龍,龍為炎黃子孫最崇拜的神獸,把它裝飾在碑頭上成為螭首,碑的身價就變得更為高貴。從碑的形制可以看出爨寶子碑比起爨龍顏碑要簡樸寒酸得多。 此圖為爨寶子碑復制品,看,沒有碑首,較為簡陋 此圖為爨龍顏碑復制品,看最上面碑首有兩條龍,富麗堂皇,規格很高
其主要原因應該是爨寶子早年去世,按照禮法,葬禮從簡。而爨龍顏很高歲數才去世,所以墓碑規格就更高。爨氏家族并沒有派族人為爨寶子寫碑文,一方面是爨寶子太小,年長者不適合寫,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爨氏家族并不想大張聲勢的操辦此事,甚至沒有主要參與此事,而是交由官府來辦理。筆者推測可能是由于爨氏家族認為爨寶子早夭而逝,懷有芥蒂,甚至認為不祥,不宜親自出面辦理。而爨龍顏的葬禮則由爨氏親自出面。而我們發現作者、書者都沒有署名,筆者猜測是官員認為爨寶子早逝,不祥,不宜把自己名字寫上,所以草草的寫了一排官員名字了事。
第五:爨寶子的去世令人痛徹心扉
在筆者考證的過程中,感覺爨寶子的去世,讓人憂傷而又痛徹心扉。爨寶子23歲前就做了寧州的主簿、治中、別駕,被舉為秀才,最后擔任了本郡的太守?芍^年輕有為,應該是一位相當有才華才干的人,但不幸去世,碑文中也是異常的悲傷而感慨,我們來讀一下翻譯出來的頌詞:
高峻偉岸的山岳孕育著精英,寬廣雄闊的大海散發著祥光。 尊敬的君侯!降生時你鳳鳴鏘鏘。 你才二十三歲,仁愛便被四方傳揚。 你像鶴鳴在陰,和者甚廣;你像龍騰于淵,美名流芳。 宮墻雖高數仞,你一樣入門升堂,勤學有方。 你的人品如花一樣一樣濃烈馥郁,你的才華似白云一樣飄逸飛揚。 你是鴻雁志在千里,你是龍鳳飛騰高翔。 展翅搏擊,直上九霄,你對大晉皇上忠心不二。 在鸞和聲中進入朝堂;你也有濯纓滄浪的隱逸思想。 百姓們來拜謁你就如同子女拜謁父母。為了家鄉父老你四處收攬賢才。 你知道,如按馭馬的做法壓制人才,哪能體現出擒和放的道理。 你按等級地位的高下和才能大小,任用僚屬,整頓治理著本邦。 你志向遠大,事業方興,但你明哲廉讓。 人們祝福你,愿你像南山一樣福壽永昌。 可是誰想到,你享年不久,一病而亡。 蒼天何不保佑你?反而戕殺人間忠良! 你秉承圣賢的天姿,怎奈生命不能久長。 自然,人的生命不有像金石那樣堅強,盛衰死因是固有的現象。 你雖然死了,不論在地府還是在天堂,與你攜手往來的是孔子的門徒顏回和子張。 !圣賢知命無私,你像魚類將死把江湖相忘一樣,把這個塵世永遠遺忘。 人們祭奠你時嘆息不已,眼前不時呈現出你的音容笑貌。 人們永遠思念你的情意,每想到此,既傷情、悲慟,又慷慨激昂。 你像郭林宗那樣,人去了,英名卻在身后永遠傳揚。 于是寫下這篇祭文,把它作為百姓懷念父母官的“甘棠”。 唉,多么痛心哀傷!
頌詞真可謂深情款款,痛徹心扉。我們可以讀出爨寶子的下屬對他一片深情,而百姓也深情的思戀他。但是令人更加憂傷的是,按照禮法,不管是誰,只要早逝,葬禮一切從簡,因此我們隱約的感受到爨氏家族和爨寶子下屬對他的英年早逝雖然感到悲嘆,但也有一絲的嫌棄在里面,所以整個葬禮給人感覺草草了事。我看了以后也是無盡的悲痛嘆息!
另外還是向曲靖一中李晶校長轉達我的建議: 我鄭重的向曲靖一中李晶校長提出建議,建議在曲靖一中開設一門選修課:《爨寶子碑》書法與文學賞析課,以讓曲靖一中老師、學子有機會背誦碑文,并且能寫出一些爨體字。當今之時,第一流之中學必要有第一流之獨特文化,曲靖一中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李校長何不借此良機,開設新課,嘉惠于后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