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英雄范學炳

范學炳(1926~2007),男,漢族,中共黨員,離休干部。出生在宣威縣海岱鄉薩姑大溝邊村普通農民家中。1960年后定居陸良城東門街四生產隊。
范學炳小時在家放牛、放羊及外出做工。稍大后曾到師宗縣高梁、路不肖、坡頂巖、納建、壩林;羅平縣的養馬寨、大水井、大梨樹、石梁子;平彝(今富源)縣的民家村、舍達村、羊長營等地打短工與長工(幫人)。
1947年6月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部隊“六六分隊”。10月“六六分隊”分散轉移,回家鄉活動。1949年6月在沾益楊家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區縱隊永焜支隊,編入三大隊四小隊。
8月1日,滇東北地委在宣威落水洞宣布:將永焜支隊、宣威支隊、沾益支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第六支隊”。
1949年11、12月,先后參加攻打沾益九龍山、宣威松林戰斗和宣威分水嶺阻擊戰,并加入阻擊戰的“敢死隊”。
1950年參加平彝(今富源)縣付村、宣威淌塘等地剿匪戰斗。立一等功一次,被云南軍區(昆明軍區的前身)評為戰斗英雄,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1年被曲靖軍分區文化學校評選為甲等學習模范。之后又被送到云南軍區連城小學學習畢業。
1952年調到曲靖軍分區公安大隊曲靖中隊工作,歷任小隊長、中隊長、排長等職務。
1955年轉業到云南省農業廳勘查四隊任指導員。
1956年6月黨內審干時,被省土地利用局黨支部錯處。1957年5月31日經黨組織復查,認為過去調查失實,對原結論予以否定。省人委直屬農林水利機關黨委批復:“原1956年11月20日的黨委決定無效”。
1958年4月,他被省土地利用局隨土地勘查隊下放到曲靖專署農水局工作。
1960年精簡下放時,曲靖專署又決定范學炳退職回家。本人認為自己不屬中央規定的下放對象,不愿辦理退職手續。1961年10月被強行辦理退職,下放到陸良縣中樞鎮東門街第四生產隊當社員,后任生產隊長。
1969年被組織調到陸良縣文化街小學任貧管委員會主任。在工作中成績顯著被縣革委會評為“五好干部”。同年11月出席云南省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1962年在東門街委會任黨支部書記。
1983年7月在“四化”建設中,成績顯著被中共陸良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0年落實政策,被收回原工作單位云南省農業廳離休。2007年3月病故。
范學炳同志一生忠于黨,忠于人民,在艱難曲折的人生旅途中,不因遇挫而消極沉淪,始終保持共產黨員、革命軍人昂揚向上的奮斗精神,為黨為人民的事業做出了貢獻。他勤奮好學,誠實守信,作風民主,思想高尚,深受群眾的擁護和稱道。范學炳病故后,過去所屬部隊領導,對他作出負責的評價,以挽聯形式寫道:“錚錚鐵骨擔道義,耿耿丹心留人間”。他擔任過貧管主任的學校職工送給他的挽聯寫道:“農民美德千秋在,英雄風范萬古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