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lbena"></noscript>
    <li id="lbena"><video id="lbena"></video></li>
  • <sup id="lbena"></sup>

        <ins id="lbena"><video id="lbena"><var id="lbena"></var></video></ins>

      1. <code id="lbena"></code>
        首頁 >> 爨文化 >>文化 >> 【文化傳承】阿田可的《韙書》
        详细内容

        【文化傳承】阿田可的《韙書》

        时间:2023-08-22 08:10:24     【转载】   来自:《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爨網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tlgg.gif


        rs.jpg

        媒體整合: 陸良其樂融融廣告有限公司

        廣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顧問:保會陽律師    云南法聞律師事務所

        免費咨詢:15108699922

         唐朝時,馬龍區屬東爨納垢部,其酋長的后代阿田可,隱居于今馬龍區半個山(村),用三年時間,將所創造的1840 個彝文編撰成《韙書》。

        △蝌蚪文與漢字比較

          阿田可聰慧過人,他創造的彝文形似蝌蚪、鳥獸,有的也似古篆,也有人稱它為“蝌蚪文”。阿田可用彝文記錄和敘述事物、識天文、觀天象。在彝族人民中,只要得到阿田可傳授的人,就能為他人祈禱、占卜等。那些掌握彝文的人,被彝族人民尊稱為“畢摩”。阿的1840 個彝文及其《韙書》,不斷在彝族人民中傳播,但因為彝文僅為少數畢摩所掌握,廣大彝族人民很少有學習的機會,這就限制了彝文在彝族中的廣泛傳播和運用。

        △蝌蚪文

          古代傳說有倉頡造漢字,彝族有阿創彝文。阿田可獨創字書傳播于世,為彝族人民記錄和敘述事物,提供了文字符號,功不可沒。

          2005年,阿田可的《韙書》入選曲靖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戶經理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還可輸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