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楊狀元與馬龍獅子口时间:2023-08-10 15:05:10 楊牡,云南碧雞關人,因中了狀元,所以人們稱他為楊狀元。楊狀元在皇宮里做盡了苛刻事,人稱“活坑三堂官,死坑三堂官”的就是他楊狀元。楊狀元為什么會與馬龍區的地名獅子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呢? △民間傳說獅子口原址 據傳,楊狀元還很小的時候,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貧苦生活,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被一縣官資助進學堂讀書。他好學上進,聰明過人。又一年,他進京趕考,從馬龍的通京大道——獅子口經過,他就把這個地名記在心里。中狀元以后,奉旨在朝中打掃金鑾殿,他覺得不得志,心中憤憤不平,就常常尋思在宮中作怪,深受文武百官厭惡。后來他膩煩皇宮里的生活,想回云南老家,但他擔心說出來反倒回不去,就正話反說:“啟稟我主,我愿充海外三千里,不充云南碧雞關,碧雞關有三十里的長長坡,四十里的板板橋,走路要從獅子口里過,蚊子有四兩,虼蚤有半斤,蚊子和虼蚤吃得了人!被实劬团刹钜蹃碓颇喜炜,差役察看后說云南的豺狼虎豹多,連蚊子都會吃人,皇帝聽后就想發配他回云南喂獅子虎豹和蚊子。 △獅子口東側山峰上的烽火臺遺址 楊狀元在朝廷內做了許多缺德事,又因原先從云南選去的一個皇妃也不爭氣,朝廷就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云南一不選妃,二不點狀元。從此以后,云南再也沒有出過一個朝廷命官。馬龍區古驛道上的自然景觀——獅子口,從此與楊狀元的故事聯系在一起,流傳至今。 2005年,楊狀元與馬龍“獅子口”的故事入選曲靖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