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爨體書法时间:2023-07-24 10:12:04 爨體字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漢末年,爨氏入滇,打敗其他霸主,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政權,統治南中四百余年,后來爨氏政權被南詔所滅,只留下兩塊價值連城的石碑——《爨龍顏碑》和《爨寶子碑》。這兩塊碑文書法風格獨特,是中國文字演變的佐證和實物,《爨龍顏碑》現存于陸良縣,《爨寶子碑》現存于曲靖市第一中學內。二爨碑刻作為曲靖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印證了“爨文化時期”爨地民族創造“獨步南境,卓爾不群”的云南歷史上的輝煌。 △陳正義老師書法 △梁培生老師書法 △張志永老師書法 爨體書法是在對上述碑帖進行臨摹、研究、摸索、再度創作的基礎上經過千萬次的錘煉打磨,把對書法文化的理解進行添加、融合后形成的實用書法字體。其書法獨具風格,古拙奇絕,樸厚古茂,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同字異寫,無一雷同。字體用筆方峻,起收果斷,似昆刀切玉,筆力雄強,結體茂密,繼承漢碑法度,有隸書遺意,運筆方中帶圓,筆畫沉毅雄拔,興酣趣足,意態奇逸。爨體書法將“爨體”筆法、走勢作為研究對象,歷經晚清、民國至當代,通過數代人經驗積累,形成了集字成庫的實用書法字體,它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掘、整理、運用的典范。爨體書法的主要實踐者是爨體書法愛好者以及學習書法的學生,爨體字庫上線后,被廣泛運用到書法、廣告、影視、招貼、題名、碑刻等方面,在藝術、社會、經濟、文化、旅游等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爨寶子碑拓片 △爨龍顏碑拓片 2020年,爨體書法入選曲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