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會澤洞經音樂时间:2023-07-20 12:41:59 會澤洞經音樂,是一種唱誦經文的音樂,已有百年歷史。洞經音樂在會澤的金鐘、者海、娜姑等地流傳甚廣,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隨著會澤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的發展,它逐漸演變為具地方韻味的古樂,從而構成一個獨特的音樂體系。會澤談演古樂的“桂香學”一直活動到建國前夕。2000年12月洞經音樂團成立,重新發掘、整理出一批古樂曲目,使這一高雅音樂再度煥發青春?h里每次舉辦重要活動,會澤洞經音樂團必定參加專項演出,用來招待貴賓,當地群眾也一起享受清新典雅的音樂之美。會澤洞經音樂與道德教化緊密聯系,舊時,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通天地、和人神、移風俗,具有中和之美、意境之美、自然之美。這三方面的美感使古樂具有雅、幽、清的特點。會澤洞經音樂演奏的曲目主要有《三通鼓》《將軍令》《小鷓鴣》《開經贊》《倒拖船》《鎖道龕》《新卦腔》《擬告》《贊腔》《老卦腔》《大成贊》等十多首曲子,各具特色。 △洞經樂團演奏場景 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會澤洞經音樂這一傳統古文化,2001年3月,會澤組建樂譜整理小組進行全面整理,于2002年7月,19首樂曲的整理工作基本完成,為會澤洞經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提高了樂團的演奏水平。之后,開展了對會澤洞經音樂乃至云南洞經音樂的歷史淵源、樂曲內涵、演奏技巧、配器等一系列問題的研討活動,收集了會澤以外云南各地的洞經樂曲40多首,積累了一批關于云南洞經音樂的討論文章,組織了一次外地洞經音樂欣賞活動,對會澤洞經音樂的發展大有裨益。 △洞經樂團在江西會館演出 2006年,會澤洞經音樂入選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