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曲靖洞經音樂时间:2023-07-18 10:28:50 曲靖洞經音樂活動較早,據有關資料記載,元明時期就有活動,曲靖洞經活動的鼎盛時期是在清康熙至咸豐年間,每當做會之日,文昌宮內青煙飄繞,燈燭輝煌,鼓樂齊鳴,場面壯觀。在曲靖城區舊時有“寶善堂”“新寶善堂”“輔元堂”等較大的洞經會組織活動。 △洞經樂團在南城門城樓上演出 曲靖洞經音樂的《經調》與云南其他地方的《經調》截然不同,曲靖洞經音樂的經調搜集得十分完整,依照《文昌大洞仙經》經文的順序一首不落地整理出來,它的旋律與我省其他州、市、縣的洞經音樂經調無一首雷同。其旋律形態類似于戲曲“板腔體”“腔多字少”,且與打擊樂“鑼鼓經曲”套用,形成“A+ 鑼鼓經曲”“A+B+ 鑼鼓經曲”“A+鑼鼓經曲+B+ 鑼鼓經曲”等二段體、三段體、四段體曲式。曲靖的“曲牌”名雖與其他州、市、縣洞經音樂曲牌名相同,但其音階、調式、音韻都不同,所以,曲靖洞經音樂獨具地域特色。 △洞經樂團在寺院演出 經整理的曲靖洞經音樂,簡譜和工尺譜《爨鄉古樂》《曲靖古韻》《話說曲靖》經調曲牌151首,洞經打擊樂31首。 △《文昌大洞仙經》經書 2013年,曲靖洞經音樂入選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