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云南昆明是什么顏色?时间:2023-05-04 13:07:47 紅、黃、青、紫、黑.......從古至今,人們慣于從天地四時里追尋色彩,并將其應用于生活中,訴說著神州大地渲染出的絢麗繽紛。 在云南,人們常用“七彩”來形容這片土地,但若問云南各地是什么顏色,不同人心中自會擁有不同的答案。 或許是東川紅土地上最為奪目的一片絢爛紅土,是梅里雪山上的一抹晨曦霞光,還可能是普洱古茶林里最鮮嫩的那片綠芽.......大自然宛如最有創意的調色師,向人們展現出云南獨有的迷人的風光。 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快跟著春城晚報-開屏新聞一起,用細膩柔婉的色彩打開云嶺大地,感受屬于云南的詩意浪漫吧。 昆明是什么顏色? 是令人向往的昆明藍 是藍花楹花期正盛的夢幻藍紫色 是金馬碧雞坊頂的橘黃 還是明珠滇池的蕩漾綠波…… 是,但不全是! 昆明的顏色很多 但最經典的還是下面這幾種 ↓↓↓ 春城·綠 從春城無處不飛花,到勝似人間四月天;從西山睡美人,到大觀樓長聯的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春城的這抹綠色,是滲進城市基因的。 ▲滇池、西山風光(張彤 攝) 昆明城區坐落在滇池壩子,平均海拔1891米,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昆明屬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無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鮮花常年開放,草木四季常青,是國內外游客休閑、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 大觀樓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適宜的氣候孕育了一座綠色的城市。 西山、長蟲山、圓通山、梁王山、玉案山……滇池、翠湖、盤龍江、船房河、新老寶象河……以及城市中密密麻麻分布的濕地公園、城市公園……出門見綠,氧氣城市,是昆明給所有生活在這里的人最基本的招待。 草海隧道濕地公園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龍宇丹 攝 滿目綠色中還藏著大大的驚喜!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春天獻上五顏六色的嬌艷郁金香和粉的海棠、紅的月季,夏天用藍花楹創造一場盛大的紫色浪漫,秋天被紅楓與金黃的銀杏“霸占”,冬季則是溫婉櫻花粉的主場…… 昆明教場中路藍花楹盛開 蓮華街道供圖 總之,無論你什么時候來,昆明都是最美好的樣子! 海鷗·白 冬春來昆明喂海鷗,是許多人與昆明“季節限定”的約會!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每年準時到訪的紅嘴鷗,如今已有38個年頭。1985年11月12日,紅嘴鷗第一次飛抵昆明城區越冬,自那以后,每年初冬到來之際,成千上萬只紅嘴鷗都會從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飛越數千公里來到昆明,在滇池邊、翠湖公園、海埂大壩等地盤旋,與昆明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38年來,昆明用最周全的禮儀、最熱切的愛意招呼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根據紅嘴鷗食性專門生產的鷗糧,自發組織的護鷗隊伍,風云無阻的投食照看,一日比一日更好的生態環境……如今,紅嘴鷗已成為昆明的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春城也成為紅嘴鷗最溫馨、最眷念的和諧家園。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昆明的熱情留下了紅嘴鷗,也引來了它的親戚朋友。截至2023年2月,據昆明市鳥類協會統計,目前到目前到滇池越冬的野生雁鴨已達28種,其中雁類4種、鴨類24種;截至2020年11月,數據顯示,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一共有13類、合計約4萬只“鷗”在昆明越冬,分別是紅嘴鷗、棕頭鷗、西伯利亞銀鷗、灰翅浮鷗、鷗嘴噪鷗、白翅浮鷗、紅嘴巨鷗、三趾鷗、黃嘴河燕鷗、白額燕鷗、黑尾鷗、漁鷗、普通海鷗。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資料圖 隨著時間變遷,紅嘴鷗與昆明城相守相依的故事,仍在繼續進行著。這一個觀鷗季雖已過去,但我們與紅嘴鷗的故事,永不ending(結局)! 歷史文化名城·紅 有的人愛她四季如春的溫柔,有的人愛她花開滿城的爛漫,有的人愛她與時俱進的摩登……人們愛的昆明有很多面,有的人尤其鐘愛她歷經歲月綿長、于時間中澆灌出來的根正苗紅。 夏夜的昆明金馬碧雞坊 西山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3萬多年的人類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57年的建城史……從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到21世紀開放繁榮的現代都市,昆明如祖國西南一顆耀眼的明珠,春融萬物,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文化。1982年12月8日,國務院公布了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共有24座城市上榜,昆明名列其中。 今天的西山龍門(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張彤 攝) 想遇見真正的昆明,當然要從她的過去開始看起! 從公元765年的春天,南詔國王閣羅鳳“命長男鳳迦異于昆川置拓東城,居貳詔,佐鎮撫”開始,這座城市記在史書的歷史已有1258年。東西寺塔、官渡古鎮、西山龍門石窟、西南聯大舊址、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云南陸軍講武堂,還有大觀樓、近日樓、狀元樓、金馬碧雞坊,等等,散落城中的一個個古建筑,日復一日向人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云南陸軍講武堂全貌 圖源: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時光的齒輪還是轉啊轉,一刻不曾停歇。今時今日,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時尚文化、邊疆異域文化在此交匯、相融,“匯東方與西方、融傳統與現代”的昆明,正成為無數人的詩與遠方。 官渡粑粑·黃 感受完春城的舒適氣候,逛完有代表性的景點,也該餓啦。來一趟昆明,不吃一個官渡粑粑再走,昆明人可不答應! 圖源:“昆明官渡發布”微信公眾號 官渡粑粑的前身是胡麻餅,早在清朝年間就已享有盛名。因發源地為古鎮官渡,故稱官渡粑粑。 官渡粑粑用面粉制胚,以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細果仁與白糖混合為餡,不放油脂。發酵后的面餅因縫隙間的空氣被充分擠壓,水分完全脫離,慢火烤烙而成的官渡粑粑吃起來就顯得格外勁道耐嚼,越嚼越感到滋味無窮, 圖源:“昆明官渡發布”微信公眾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官渡人用背簍背著剛出鍋的粑粑走街串巷叫賣。那時,人手一個或一袋官渡粑粑,一個個“老昆明”圍繞在花燈隊伍邊,嘴里嚼著粑粑,眼里看著花燈,時不時發出快活的笑聲!俺燥灴磻,坐坐馬車,逛逛廟會,閑話家!,這便是最愜意的生活。漸漸地,官渡粑粑就成了昆明美食的一張明信片。 圖源:“昆明官渡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官渡古鎮,走累了,就停下來買個粑粑,嘗嘗老昆明的味道,帶走一段美好的記憶…… 有底蘊有文化 有好氣候有善良的人 有美食有美景 這樣的昆明,來了就舍不得走咯! 你眼中的昆明 還有哪些代表性顏色? 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整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