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良簡述时间:2021-07-06 11:12:24 陸良簡述陸良縣位于東經103°23′~104°02′,北緯24°44′~25°18′,地處云南省東部、曲靖市南部,東與羅平縣毗鄰,西與宜良縣接壤,南與師宗、瀘西、石林三縣相連,北與麒麟區、馬龍縣為鄰。全縣總面積1989.47平方千米,壩區面積771.99 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38.8%,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壩,轄區東西最大縱距65.6千米,南北最大縱距62.8千米。 2020年全縣轄中樞街道、同樂街道2個辦事處和馬街鎮、三岔河鎮、板橋鎮、芳華鎮、召夸鎮、大莫古鎮、小百戶鎮、活水鄉、龍海鄉共9個鄉鎮及1個華僑管理區,148個村(居)委會?h城距曲靖市區65千米,距省會昆明市區95千米,平均海拔1840米。 年降雨量796.5毫米,年平均氣溫15.9℃,年日照2173.5小時,無霜期273天。 年末全縣總戶數241834戶,戶籍總人口69996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6788人。年末常住人口65.3萬人,0-15歲人口17.15萬人,16-59歲人口41.03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7.1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18‰,出生率9.74‰,死亡率3.56‰,城鎮化率達51%,城鎮人口33.33萬人。年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7億元,比上年增長8.5%,比2015年的136.1億元增加133.6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0.29%。 2020年人均生產總值41405元,比上年增長9.8%,比2015年的21300元增加20105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0.2%。 第一產業增加值84.8億元,比上年增長5.9%,“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5.7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比2015年降低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78.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6.9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比2015年增加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6.8%,“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9.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比2015年增加1個百分點。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6: 25:39。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1: 29:40。 產業結構【第一產業】 2020年完成現價農林牧漁總產值136.03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農業產值52.31億元,比上年增長8.5%;林業產值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6%;牧業產值72.70億元,比上年增長36.8%;漁業產值1.4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89億元,比上年增長3.4%。糧食播種面積85萬畝,糧食總產量334088噸,比上年增長5.52%。其中:稻谷57359噸,比上年下降6.32%;包谷120355噸,比上年下降1.61%;蠶豆10112噸,比上年下降17.53%;小麥2997噸,比上年增長16.98%;薯類130753噸,比上年增長23.48%。森林覆蓋率40.02%;森林蓄積量258.2218萬立方米。生豬出欄1337908頭,比上年增長 2.16%;生豬年末存欄975807頭,比上年下降15.86%;豬肉產量112603噸,比上年增長4.55%;羊年末存欄199536只,比上年下降5.31%;牛羊肉產量124805噸,比上年下降1.04%。全縣蔬菜種植面積475875畝,比上年增長22.35%,產量883839噸,比上年增長25.37%;水果產量(含食用菌)55333噸,比上年增長8%。全縣農機總動力達46.4592萬千瓦特,新增農機動力1 萬千瓦特,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1537臺,比上年增167臺;小型拖拉機保有量3050臺,聯合收割機保有量55臺;水稻插秧機保有量10臺。完成農機作業綜合配套面積148.1萬畝,其中:機耕、耙面積75萬畝;機播面積1.8萬畝、機收面積6.8萬畝;機械灌溉面積27.2萬畝;機械植保面積37.3萬畝。年末全縣耕地面積112.13萬畝,其中:水田20.68萬畝,旱地72.88萬畝。全年全縣。ǘ┬鸵幠R陨纤畮204座,總庫容2.29967億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7座,總庫容11820萬立方米;。ㄒ唬┬退畮21座,總庫容7277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176座,總庫容3899.7萬立米。有小壩塘202座,總庫容676.87萬立方米;中小河閘357座。全年總供水量19943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50.30萬畝、節水灌溉面積45.27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6.69萬畝。 【第二產業】 全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5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9個,完成現價總產值138.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輕工業32.22億元,比上年增長9.0%;重工業10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5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7%。“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5.05%。全年全縣有29戶資質內本地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65.07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5.03億元,現價增速11.6%。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不斷壯大,增加值比上年增7.2%。商貿服務業企穩向好,新增市場主體5734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7戶,圖騰商業中心、書境廣場、幸福公園、103主題公園、南境沿河巷等特色街區點亮夜間經濟。建設改造東門、窯上2個農貿市場,啟動同樂市場改造,完成客運站整體搬遷,南境頤養特色小鎮試開放。4G網絡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建成5G基站174個。三道溝景區建成運營,全域旅游穩步推進,全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395.7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8.638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23.4億元、137億元,分別增13.8%、10.7%,發放中小微企業貸款24.3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全縣共274個項目發生投資,年內新增投資項目24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2.2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8.0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70.4億元,房地產投資開發項目完成21.8億元。 商業貿易【商業貿易】 2020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0.45%。其中: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51億元,比上年下降0.7%,農村市場27.4億元,比上年下降1%;批發業銷售額完成46.8億元,比上年增長6.8%;零售業銷售額完成76.3億元,比上年增長9.5%;住宿業營業額完成2.1億元,比上年下降8.1%;餐飲業營業額完成4.4億元,比上年下降3.9%。 財稅金融【財稅】 2020年縣域內財政總收入完成339985萬元,比上年同期211281萬元,增收128704萬元,增長60.92%。上劃中央“兩稅”完成36910萬元,比上年同期30254萬元,增收6656萬元,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8679萬元,比上年同期92617萬元,增收6062萬元,增長6.55%,“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8.34%。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17122萬元,比上年同期389595萬元,增支27527萬元,增長7.07%。完成民生支出35350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4.75%。完成重點支出360670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6.47%。其中,教育支出108799萬元,比上年增長0.87%,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6.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9032萬元,比上年增長36.9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8.95%;衛生健康支出54361萬元,比上年增長2.37%,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3.03%;農林水事務支出55625萬元,比上年增長23.1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3.34%;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4385萬元,比上年增長52.95%;城鄉社區支出16726萬元,比上年下降74.96%;節能環保支出13148萬元,比上年增長303.19%。 【金融】 2020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33923萬元,比上年增長13.84%;各項貸款余額1369846萬元,比上年增長10.70%。住戶存款余額1733361萬元,比上年增長16.72 %。 【保險】 商業保險方面,全年全縣23家保險公司全年完成保費收入48843萬元,比上年增長15%。就業和社會保險方面,全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6037個,城鎮新增就業4276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92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26%,控制在市下達的5.5%以內。共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2萬人,全縣各類社會保險參保43.42萬人次,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59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32.7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2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3.88萬人。醫療保險方面,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3.7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8.0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2.25萬人,2020年全縣參保率為96.1%,城鄉居民共減免250.49萬人次,減免資金46879.93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住院人次共減免9275人,減免資金5716.32萬元。 城鄉建設【交通運輸】 全年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總里程為2556.328公里,其中:縣道388.403公里,鄉道1394.855公里,村道773.124公里。全年完成29.093公里農村公路硬化工作,已有1014.447公里農村公路實現硬化。 【城鄉建設】穩步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村莊布局規劃、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完成中心城區綠地系統等10個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以“美麗縣城”建設為契機,投資59.4億元,實施干凈、宣居、特色、智慧項目72個,打造5條特色主題街區,青江路、中三公路試通車,完成春蕾街、芙蓉街等道路改造,新建公園3個,新增綠地面積67.6萬平方米,完成南北收費站、同樂廣場、西華公園綠化亮化景觀提升,東西護城河實現引水入城,要文化廣場水幕燈光秀項目建成投用,改造老舊小區36個,新建改造截污管道12.6公里,完成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蓮花田水廠供水工程穩步推進,城區應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環城、西門社區集體產業發展用地啟動建設,康衡書境、水逸蘭庭等房地產項目順利推進,城市承載力日益提升。全力推進環衛一體市場化,人居環境穩步向好。森林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城市人居環境PP項目順利推進,新建智能化停車泊位1578個,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達6個100%。深入開展鄉村違法違規無序建房專項整治,拆除違法違規建筑1.7萬平方米。建立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強力推進愛國衛生“7+2” 專項行動,消除裸露垃圾1.9萬噸,拆除早圈614座,新建改造公廁266座、 洗手設施1460套,改造無害化衛生戶屬2.5萬余個,對農貿市場和餐飲單位進行規范提升,各類公共場所常消毒全覆蓋。創建省級衛生鄉鎮3個、美麗村莊11個、森林鄉村9個,龍家水塘村、天寶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在全市推廣。 生態環境【生態治理】 深入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嚴控工業污染物達標排放,空氣優良率達100%;劃定8個“千噸萬人”飲用水及4個鄉鎮級水源保護區: 26戶企業納入土壤環境監控,復墾復綠非煤礦山12座。完成榮盛磷化工泥磷無害化處置,神虹化工芒硝、堿渣實現綜合利用,龍;の廴就寥佬迯头步推進。 人民生活【教科文衛】 2020年全縣教職工總數8110人,其中:專任教師7301人,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99.37%,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99.79%。全縣有幼兒園168所,其中公辦21所,民辦147所,在園(班)幼兒27420人(公辦幼兒園9021人、民小幼兒園18399人),入園率達98.06%。全縣有完全小學140所,教學點22個,教學班1529個,在校學生53071人。小學入學率達99.96%,鞏固率100.02%。全縣有初級中學19所,56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62人。初中毛入學率達101.71%,鞏固率100.07%。全縣有高完中5所2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560人,高中報考人數4740人,大專以上上線4736人,(一本)重點大學人數872人,高考上線率達99.92%;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學生1132人。全縣有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36所,其中鄉(鎮)辦 10所、村辦126所,年內共辦各類技術培訓282個項目,培訓71273人次。年內征訂報刊160種,新增圖書709冊。全年共接待讀者14萬余人次,借閱圖書7萬余冊。全縣有143個農家書屋點,配送圖書10010冊。共有各類文化產業經營單位100余戶。全縣數字電視用戶41000戶,覆蓋率25%。電視臺播出《陸良新聞》255期,電臺播放《陸良新聞》255期,播出新聞稿件1361條,電視專題38部。全縣擁有衛生機構317個,國有醫療機構15個,病床2905余張,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906人。私立醫院4家,有私營診所138個,醫務人員1094人,集體衛生室144個,鄉村醫生533人。 【人民生活】 農村居民方面,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12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8元,比上年增長7.7%;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895元,比上年增長6%;其中食品支出2951元。農民家庭人均擁有居住面積58平方米。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耐用消費品:彩電111臺,家用汽車30輛,太陽能熱水器74臺,洗衣機117臺,計算機130臺,電冰箱109臺,摩托車80輛,移動電話321部。 城鎮居民方面,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35058元,比上年增長3.8%。消費支出23705元,比上年增長6%;在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4636元,人均住房面積52平方米。每百戶職工家庭擁有耐用消費品:家庭電腦142臺,移動電話276部,彩電122臺,洗衣機110臺,電冰箱116臺,家用汽車64輛,摩托車33輛。 上一篇陸良村子村名九莊三十堡十八灣下一篇中樞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