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lbena"></noscript>
    <li id="lbena"><video id="lbena"></video></li>
  • <sup id="lbena"></sup>

        <ins id="lbena"><video id="lbena"><var id="lbena"></var></video></ins>

      1. <code id="lbena"></code>
        首頁 >> 要聞 >>英才 >>爨鄉驕子.陸良人才名錄 >> 堅實的步履 ——記云南科技出版社原社長楊新書編審
        健康.親子
        更多
        详细内容

        堅實的步履 ——記云南科技出版社原社長楊新書編審

        时间:2020-04-29     【转载】   来自:《爨鄉驕子.陸良人才名錄》--中國爨網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tlgg.gif


        rs.jpg

        媒體整合: 陸良其樂融融廣告有限公司

        廣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顧問:保會陽律師    云南法聞律師事務所

        免費咨詢:15108699922

        堅實的步履

        ——記云南科技出版社原社長楊新書編審

        楊新書,1946年4月生于陸良馬街鎮街上。據傳其先祖是明初隨藍玉、沐英30萬大軍從南京柳樹灣高石坎(亦說石門坎)征戰云南留守陸良衛、前所而定居陸良的。

        馬街楊姓是名門望族,家廟里貼有楹聯“蓋世經綸功照三相;清白傳家德著四知”。橫批:“弘農世第”及建筑標有“振威將軍第”即能說明。

        楊新書高祖、曾祖輩一般都是從商從教。至近代,其祖父輩即是趕馬從商。據其父親講:他8歲即隨老人趕馬昆明、黃草壩(今貴州興義)、廣西百色做小百貨、紗布生意。后來楊新書父親楊橋培、母親滿炳玉即一直從事織布、染布、賣布以及買賣日用百貨等手工商業為生。楊新書父母一生勤勉,為人和善、正直,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秉持楊家傳統艱苦創業,而后又含辛茹苦扶養子女并供其上學至成家立業。楊新書弟兄姊妹八人都不辜負父母期望,努力上學,積極上進,學業事業都各得其成:二弟楊新仁大學畢業在云南省科技情報所搞科技情報工作,子女加拿大留學后在上海外企工作;三弟楊新才在陸良彩印廠做經營管理工作,子女大學畢業后在曲靖中醫院工作;四弟楊新國大學畢業,時任陸良農機化學校校長、陸良縣農機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陸良監理站站長、高級工程師,子女在昆明機場工作;五弟楊新榮部隊轉業后在省出版社搞儲運工作,子女在搞房地產銷售工作;大妹楊雙美在省第一人民醫院科教科工作,子女一人全家移居加拿大,兩人在省第一人民醫院搞醫務工作;二妹楊小美在昆明宏達公司工作,子女大學畢業后在省出版單位搞發行工作;小妹楊娥美下海經商,子女大學畢業后在云南財大工作;楊新書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新聞出版單位工作,時任陸良馬街小學大隊委,陸良二中初八班學習委員,陸良一中高九班班主席和校學生會委員,昆明理工大學冶金系有色冶金專業7001班班長,云南人民印刷廠(現云南新華印刷廠)團委委員、車間團支部書記,云南人民出版社團支部書記、編輯部黨支部委員、編輯;云南省出版辦公室政工組干事,云南省出版事業管理局黨組秘書,云南省文化廳出版處副處長、廳職改辦副主任,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出版處副處長(主持工作)、版權處處長、機關黨支部書記、局職政辦主任,云南科技出版社社長、書記、編審(教授級),《少年科普世界》主編,云南出版集團顧問,昆明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云南出版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云南省對外合作出版與版權貿易促進會主任,云南版權協會常務理事,云南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云南省出版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云南省中青年高級職稱破格評委會副主任、新聞出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社會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云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云南省社會文化管理委員會書報刊、音像制品審定委員會委員、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審讀組組長,中國版權協會理事,中國版權研究會理事,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委員會委員、地方工作部核心成員。楊新書夫人在云南省計劃生育科研所工作,時任免疫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長子楊釗在云南教育出版社任經營部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兒媳在晨光出版社任財務科長、高級會計師;次子楊鉉在云南星源律師事務所搞律師工作,為名律師,是云南電視臺《民生關注》欄目法律顧問,兒媳在云南財大金融學院教書,為學院黨委委員,教師支部書記。楊新書現在整個大家庭里外和諧,兒孫皆好,其樂也融。

        楊新書從事出版工作38載,無論是在編輯工作崗位,還是在出版管理、版權管理以及出版經營管理崗位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國家的出版法律法規,兢兢業業工作,銳意改革,努力開創新局面,為我省出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績顯著,是我省科技出版事業的主要骨干和帶頭人,是我省第一代版權專家。其主要業績是:

        作為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局出版處處長,具體組織審定1985~1989年度全省各出版社的年度選題計劃和出書計劃,并對有爭議的書稿和重點書稿進行調閱,提出審讀意見和處理意見,還審看各出版社所送樣書,隨時提出意見供廳、局黨組決策參考;作為云南省社會文化管理委員會書報刊、音像制品審定委員會委員和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審讀組組長,審讀大量(1000萬字以上)的書報刊、音像制品,定期向上級部門上報綜合報告,以保持書報刊正確的輿論導向;具體組織我省各出版社參加“滇桂荺-民族圖書聯展(香港)”、“泰國第21屆國家書展”、“新加坡書展”和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書展”以及第二屆至第五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具體審定參展圖書1200種次,書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參加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辦的版權培訓班及美國書展、德國萊比錫書展、意大利波羅尼亞書展、埃及書展,出訪過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歐洲等10多個國家,為云南省對外合作出版及版權貿易工作作出了貢獻。作為主要執筆,五易其稿,參與《云南出版管理條例》的起草、修改、征求意見、送審,后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在全省頒布施行。

        版權工作是我國的一項新的、理論深奧、涉及面廣的工作。多年來,楊新書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為我省版權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主要是建立健全了著作權管理隊伍,使全省各報刊社、出版社都有了專兼職版權人員,并且具體主辦全省的各類版權培訓班十多次,培訓人員390人次。同時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版權案件立案、調處的程序規定、《云南省對外合作出版試行規定》(經省政府批準)、《云南省對外投稿(版權貿易)的暫行規定》(與省委對外宣傳小組、省委統戰部、省民委等聯發,系全國第一家,受到國家版權局的肯定)、《云南省對外出版交流歸口管理》、《建立健全出版合同的規定》等。特別是根據云南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在全國率先組織了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進行版權保護的調查研究工作,在著作權法立法的前后不同時期,分別與人撰寫三篇論文,并聯合西南諸省起草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保護的暫行規定(草案)》,受到了省人大、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版權局、文化部法規司的重視。一篇在第二屆全國版權理論研究會上作大會交流,一篇在全國著作權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宣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保護的暫行規定(草案)》起草后,文化部法規司的有關領導會同國家版權局領導邀請楊新書出席國際民間文學藝術版權保護研討會。楊新書還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如為省政府領導起草知名人士座談會報告稿和電視講話稿,并直接協助省人大有關部門對著作權法在全省的實施作執法檢查;組織、參與各有關出版社規劃對外合作和版權貿易選題,組織、參與國外海外的出版商洽談對外合作項目15項,同時審定合同。如《初中英語聽力與口語訓練》(1~3冊)、《中國傣族風情與建筑》、《中國涼菜制作工藝》、《中國民間面具》、《中國傣族民間藝術法冊》、《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中國少數民族節祭法冊》等。楊新書長期從事版權工作,是云南省第一代版權專家,因實績突出,受到國家版權局的表彰。

        作為省新聞出版局職改辦主任,主筆起草《云南省出版專業人員職稱評定辦法》,經省人事廳審定發文在全省執行。

        從1987年至2006年作為云南省出版專業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從2000年至2006年作為云南省中青年高級專業職務破格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新聞出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社會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全省出版社、報社、期刊社、志辦專業人員和社會科學等專業人員人才的選拔、認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十幾年來,在搞好出版、版權管理和出版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編輯圖書300多種,2900萬字;作為撰稿人,為《中國出版年鑒》、《云南年鑒》、《中國報刊大全》、《云南出版工作》、《云南版權工作》撰編稿件28萬字。撰寫論文、文章和年鑒稿25萬字。擔任《云南省志·出版志》副主編、《云南出版事略》副主編;擔任《少年科普世界》期刊主編,擔任連續出版物《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主編,任圖書《云南科技出版事略》、《毒品預防讀本》(發行300多萬冊)主編,擔任《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國防教育》、《環境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預防違法讀本》、《性健康教育》編委會主任。作為責任編輯所編圖書四種獲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2種圖書獲中國西部優秀科技圖書獎,11種獲云南圖書獎;決審稿件幾百部,字數以億計算。所寫論文,一篇獲全國著作權理論與實踐研究會榮譽獎、省工業產權研討會一等獎、第二屆云南省出版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并由國家版權局編輯收入文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一篇獲第三屆云南省出版理論研討會榮譽獎、省工業產權研討會一等獎。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調整結構,提高圖書質量”的精神,楊新書認真組織制定并實施了1994~2007年年度選題計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先后策劃、組織、實施叢書、套書19種,如由全國總工會組織編寫的《工人科技教育叢書》(14種)、《初級衛生技術人員職稱評定考核復習題解》(云南省衛生廳、昆明軍區衛生部編,13種)、《中級衛生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復習題解》(13種)、《中國手術名醫經驗叢書》(叢書列為全國和云南省“八五”、“九五”重點圖書)、《鄉村醫生教材》、《中國云南招商投資指南叢書》(云南省人民政府編,4種)、《云南旅游叢書》(法冊5種,文字2種)、《建筑設計叢書》(5種)、《中國博士叢書》、《實用養殖新技術叢書》、《綠色經濟叢書》、《云南花卉叢書》、《農村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叢書》、《經濟作物栽培系列叢書》、《云南科普100叢書》、《普洱茶叢書》、《珠寶玉石叢書》、《中藥材叢書》等。

        作為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委員會委員和地方工作部核心成員組織、主持中國西部11省、市15家科技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評選優秀科技圖書十一屆,評選優秀圖書千種,為中國西部科技出版事業的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培養、培訓編輯人員和版權人員420人次;努力舉薦人才,云南科技出版社一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一人被評為云南省勞動模范,二人被評為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一人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編輯,三人被評為省優秀青年編輯,一人被評為省科普先進工作者,一人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版發行先進個人。作為省出版主管部門職改辦主任,具體組織為出版系統評定高、中級專業人員500多人。

        1993年5月以后,作為云南科技出版社社長、書記、法人代表,盡職、盡責、盡力,認真貫徹“團結、求實、高效、奉獻”的社風和綜合目標責任制,加強制度建設,加強經營管理,銳意改革,使云南科技出版社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增加幾十倍,470多種圖書獲省部級以上優秀圖書獎,其中17種為國家大獎;1995年云南科技出版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全國良好出版社”稱號,1996年、2000年、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連續三次授予“云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人事制度改革先進單位”,2004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服務‘三農’先進出版單位”,2006年12月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版發行先進集體”,2006年12月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2006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評為“云南省文明單位”,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由于成績顯著,楊新書1996年2月受到國家版權局發文全國表彰,1997年12月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人事部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工作者(部級勞模),2004年被省級國家機關黨委評選為優秀黨務干部,2005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評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優秀專業人員,2008年被推薦參加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長期在出版戰線工作且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并授予中國出版榮譽紀念章”評選,2009年被云南省評選為“長期在出版戰線工作且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并授予云南省出版榮譽紀念章。

        幾十年來,楊新書讀書期間刻苦努力,成績優異,是“三好學生”、 “優秀學生干部”;工作期間,無論是搞編輯工作,還是從事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均能兢兢業業,創新求實,成績卓著,是“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務干部”;待人處事,無論是做一般干部、編輯,還是做領導工作,對人誠懇、謙虛、大度、和善,特別是在領導崗位,優先考慮班子其他成員評選國務院特殊津貼、云南省勞動模范、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及評審編審(教授級)專業職務,對事努力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且張弛有度;對取得的成績和名與利輕之淡之,正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戶經理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還可輸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