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lbena"></noscript>
    <li id="lbena"><video id="lbena"></video></li>
  • <sup id="lbena"></sup>

        <ins id="lbena"><video id="lbena"><var id="lbena"></var></video></ins>

      1. <code id="lbena"></code>
        首頁 >> 三紅水西 >>亮劍管理 >> 曾國藩的治學之道
        爨文化
        更多
        详细内容

        曾國藩的治學之道

        时间:2018-07-31     【转载】   来自:學習時報--中國爨網   阅读

        cbwj.jpg


        1676974956166020.jpg


        橫幅廣告.jpg


        橫幅2.jpg



        lwsc.jpg


        tlgg.gif


        rs.jpg

        媒體整合: 陸良其樂融融廣告有限公司

        廣告招租:138 8746 6711    135 1878 0782

        法律顧問:保會陽律師    云南法聞律師事務所

        免費咨詢:15108699922

        曾國藩是晚清身居要職的重臣,更是皓首窮經的鴻儒。他在家書中提及最多的是讀書學習,曾囑子孫不欲做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其治學之道,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治學目標:進德修業,經世致用

        自宋以來,湖湘一代盛行奉程朱理學為正宗、重經世務實的學風,理學家畢生所追求的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中前半部分講修身養性,后半部分便是經世之說。這對曾國藩的讀書治學之道產生很大影響。

        曾國藩曾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边M德即修養美好德性,無愧父母宗祠;修業即鉆研學問經典,以求謀食立身,而此二者,俱與功名無關。曾國藩曾數次科考不中,深知科舉取士的危害,在他看來,科考書目固定,應試文章八股,若單為考取功名而學習,則易讀死書,死讀書,若一生功名未中,而其他學問也無漸進,則是畫地為牢。如此一來,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就是欲求一塾師也不可得。所以曾國藩要求子孫讀書要廣泛涉略,終身學習,以自娛身心,富養精神,不求后輩為達官重臣,惟愿代代有秀才。

        同時,在曾國藩看來,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文章和行事應以治事、救世為急務,切忌空虛之學。在晚清朝廷危機之際,一介書生曾國藩將讀書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創建湘軍,興辦洋務。結合時局,曾國藩認為學問無外乎軍政、船政、數學、格致等,遂選聰穎幼童遠渡重洋,學習步算、制造諸科,翻譯西方科技之書,以圖自強。曾國藩博覽群書,組建湘軍時采用戚繼光束伍練兵之法,整理鹽政時采取陶澍的經驗,整飭吏治時對照前人的得失成敗……后來,曾國藩成為一代“中興名臣”,大概就是由于他能知行合一,將知識與社會發展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的緣故。

        治學方法:看、讀、寫、作、錄

        古語說,砍柴不對紋,累死砍柴人,讀書治學也是同樣的道理。曾國藩在給曾紀澤的信中寫道:“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看”,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閱讀。曾國藩用商人積累財富和兵家攻城略地來比喻閱讀,說明只要個體發揮積極主動性,閱讀便可使人們迅速獲取新知,開闊視野,豐盈精神。然而閱讀并不是漫無目的地看,一是要博學專精,在廣泛涉略的基礎上精讀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二是要讀好書,讀經典。

        “讀”,就是朗讀、誦讀。朗讀不僅可以“無忘所能”,使所學的知識能夠真正掌握而不忘記;而且可以朗朗上口,自娛其心,是以“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采其深遠之韻”。

        “寫”,指的是書法。曾國藩曾因寫字遲鈍吃虧不少,所以教育子孫無論寫哪種字體,要持之以恒地練習,最終達到寫的又好又快的效果。

        “作”,就是寫作,任何思想或知識,只有付諸文字,才能將其傳至更遠。曾國藩主張為文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做到胸中有丘壑,這樣做出的文章才言之有物,否則只是一種拙劣的文字游戲和華麗的辭藻堆砌,根本不足以稱之為文。同時,人不是天生就能做文章的,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和實踐的過程,要把天馬行空的想象落實到紙上筆端,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怕丑的心理。曾國藩教育正在學作賦的曾紀澤說:“少年不可怕丑,須有狂者進取之趣,過時不試為之,則此后彌不肯為矣……爾若學賦,可于每三、八日作一篇大賦,或數千字,小賦或僅數十字,或對或不對,均無不可!被蛟S我們最初的寫作只是從模仿名家名作開始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最終自會分別蹊徑,有自己的思想和氣韻。

        曾國藩雖只說了“讀書四法”,但他的讀書治學思想中還貫穿著做札記的方法,即“錄”。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時,要隨手做札記,如遇令人拍手稱快的文字,要用朱筆標識。曾國藩在讀書時常將心得和當時有疑問的地方分冊摘錄,隨著學問的漸長,每有新的心得便記錄在對應條目的下面,日積月累,便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功可強立,名可強成,曾國藩天資不算聰穎,但通過堅持不懈地靜心治學,最終成為一位受國人敬仰的“學者型官員”。

        楊彩霞






        223.jpg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13887466711
        13518780782
        客戶經理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還可輸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